我们能否用碎片化时间写一本书

时间:2021-9-16     作者:smarteng     分类: 写作生活


昨天我在听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一书时,注意到这个版本的末尾处,讲述了此书酝酿、写作和出版的过程。这就像我们在吃饭时,过去只知道品尝成品的味道,但从来不知道烹饪的过程一样。一旦我们有机会亲眼旁观烹饪的过程,我们在吃这道菜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。
我注意到一个细节,原来这本超过20万字的哲学作品,居然是用超过3000张卡片写成的。我计算了一下,平均每张卡片的字数是60多。这着实让我震撼,原来这样一个杰作,也是用「碎片」积累而成的。虽然不知道作者罗伯特·波西格是否用经典的「卡片式写作法」完成本书,但仅仅是知道本书的原稿是几大箱的卡片构成,就足以令我震撼。
我很早就听过卡片式的写作方法,但还没有真正尝试过。卡片式写作方法据说有几个典型的好处,首先它能帮你克服畏难的情绪。每次当你希望打开电脑或者拿着纸笔写作时,你眼前出现的场景不是「十页纸、四千字」,而是「一个卡片,几十到一百字」。这是完全不同的难度,因为如果是面对前者「十页纸、四千字」,我估计99.99%想尝试写作的人都会果断的放弃,但是如果是「一张卡片,几十到一百字」,那么每个人都有勇气,有动力尝试写作。因为这样的篇幅,甚至比不过我们在朋友圈、微博发出的帖子长。
做一个假设,如果每天写100字左右,一两张卡片,那么一年就是3.65万字,三年加起来是10万字,完全可以支撑一本书的出版。我之前做过评估,一个严肃的写者(不是作家,虽然英文翻译都是writer,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得对「作家」二字有足够的敬畏之心),最好能三年出一本书。少于三年,积累不够。多过三年,对自己的要求不够。因此「三」一如既往是一个好数字。而扪心自问,我也该准备自己的下一本书了。
除了帮助普通人克服对写作的畏难情绪,卡片式写作方法有另一个好处,就是能让你随时随地记录灵感。所谓灵感,都是一闪念而过的,虽然没有科学统计的数据,我认为每个人都会随时随地的产生念头,其中一些对自己而言是「奇思妙想」。这些念头有足够的价值被记录下来。一开始可能不觉得,如果你能持续记录自己的「一闪念」一两周,回首看这些碎片化的想法时,你会惊讶于自己原来还是蛮有智慧的。
我习惯用微信朋友圈、知识星球来记录念头,顺便分享。当然,还是有很多念头并不适合分享。而这些念头又有价值被记录,以后甚至有可能出现在某本书的章节里。而卡片式写作方法就是为此而生。
有了用卡片式写作的想法,那么就动手去试吧(一旦有初步认知,我就会动手尝试,这是我的一大特点)。在尝试的时候问:用什么工具呢?以前下载过一个专业的卡片式写作工具,但这个工具有两个问题:第一使用方法复杂,有学习成本;第二多端支持并不好,可能大部分时候需要打开电脑,而不是随时随地可以用iPad、iPhone记录。至于需要付费这件事,我觉得并非缺点。
想来想去,我突然想到,不如用Apple操作系统自带的备忘录吧,多端同步,可以做文件夹。比如想好一个书名,就用这个书名做文件夹的名字。每天想到什么相关的内容,就随手记录进去。有时是一两句话,有时是一张照片,有时是书籍摘录,有时是一个网页链接。这些内容都可以放在备忘录里。当然,语音是否有办法存进来,我还得琢磨一下。
其实用备忘录写书并非我的发明,之前碰到过一个朋友,他的书就是用备忘录这样的App写成的。第一次听到时很惊讶,现在感叹「大道至简,原来如此」。
最后强调一句,每个在持续看我文章的辉友,你们都有机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,这本书用来记录和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。每个人生都自有其意义,每一天都自有其意义。
让我们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,记录下每天的意义。

标签: 写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