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lang 业务开发怎么做 code review

时间:2022-8-31     作者:smarteng     分类: 编程


今天我们来聊聊 code review,解构一下作为一个业务开发者怎样 review 代码才是最有效的。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帮同事 review 代码,这个度的把握其实是门学问,需要我们深入思考。这一点并不容易。

哪里出了问题

在目前的环境下,我们通常迭代一个需求的流程是这样:

需求评审 => 技术方案设计 => 开发 => 自测 => 联调 => 测试 => 上线

code review 通常是在【自测】节点结束后,【测试】接入前这个阶段进行的,甚至有些时候会跟【测试】并行(这样很容易造成漏测,毕竟 QA 验证的代码很可能又被改动掉)。

到了这个阶段,坦率讲代码不可能大变了。因为需求开发已经完成,测试还等着验证,只差这临门一脚就要合码上线。这个时候如果你提出来一大堆问题,会有什么后果呢?

  • 如果只是代码风格或者很简单的逻辑处理,ok,没问题,可以改。

  • 如果是很严重的设计问题,定义问题,这个阶段 code review 即便指出来,也会造成很大问题,因为开发者需要消化你的意见,思考怎么改,再调整结构,很可能是比较大的修改,对整体项目的工期都会产生影响。

而一旦遇到第二种 case,常见的后续是两种:

  1. 虽然提出来,但不强制修改,只要没太大问题也就给 approve 了,设计上的坑以后再填。毕竟 reviewer 上下文不如 coder 多,有些事情只能靠 coder 个人的实力和素养来兜底,即使你要求改,coder 本人如果水平不在一个层次,一方面不容易理解,另一方面很难做到想要的效果;

  2. 强制修改,否则不 approve 代码。这个时候就会造成 coder 要理解 reviewer 的意图,重新拆解,两个人对齐理想的设计,重新开发,工期延后。

两种说句实在话,都挺无奈。但没办法,这就是深入业务逻辑 review 出来问题时大概率会发生的情况。

问题来了,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,所以很多工程师为了避免【冲突】,避免因为 review 而去 delay 工期,有时候也是图省事,选择了简单的 review 路径:代码风格。

这里是不是多了个空行,那里注释是不是多了个空格,这里打日志可以加点信息,那里 return 可以简化一下。。。

事实上如果你想,Golang 提供了一整个 code review comments 让你来找代码风格问题。

但这样对么?

你不能说错,因为代码风格也很重要,但 reviewer 的心智如果都放到这些事情上,对于真正重要的,上线后难以再修改的逻辑,就势必会减少关注。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。

code review 金字塔

近期看到有位博主梳理出来了一个 code review 金字塔,还蛮有意思的,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:

undefined

  • 越往塔尖走,日后修改的成本越小;越往塔基走,修改的成本越大。

  • tests 和 code style 尽量交给自动化流程,不要花过多精力,将 code review 的时间尽量集中在 api, implemetation, doc 上,因为这些一旦第一版上了后续很难改,变动成本高。

我们在 code review 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,坦率的讲,拿到一份代码,我们总是能有无数角度指出问题,但 reviewer 的精力有限,一定要关注重点!

什么是重点?就是代码一旦上了线,以后就不好再改的部分!

测试,以后可以再补(其实不太好,但目前的环境下,大家要求普遍降低),不影响功能即可。

代码风格,下次可以再调,本来想统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但是,但是!

你的接口一旦定了,以后想改就不容易了,要连带着多端一起改。甚至如果是 open api 的话,外部很多人依赖,你怎么推动它们一起切换?

你的文档一旦定了,不管内部有重构,还是别的什么原因,再想推别人看新的文档,也不容易了。因为对外的文档反复更新是大忌,代表着质量的不稳定。

你的实现底层框架如果定了,也不好改了。因为这就是你的业务架构,主板没定义好,以后就只能在屎山上堆屎。什么?你说可以重构?不好意思,这几乎意味着完全重新开发,由此带来的巨大人力成本,以及功能稳定风险,值得么?

所以,code review 一定要把重心放在【以后不好再变】的事情上,而不是【代码风格】这种随时都能改的东西。这并不是说它不重要,而是要用好,用活各种 linter 工具,让自动化来代替你检查问题,这样 coder 在写代码的时候也可以时时验证,早点修复,而不是把一切都堆在 code review 环节。

review 的关注点

ok,现在我们明确了,review 时重点是在【不容易变更】的事情上。事实上接口定义和文档也应该更多地在【技术评审】阶段就确定,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输入。

每个 reviewer 在看代码时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:

  1.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什么?

  2. 如果我来写,会是什么样?

  3. 二者的差异在哪儿,怎样是更好的方案。

带着这种心态,下面提供 8 个比较关键的思考点,这里大家仅供参考。对这些问题思考全面之后,review 就很简单了。

1. 如何支撑 feature

这一点建议每个 reviewer 都好好想想。很多时候代码一上来,一大堆细节,我们就忘了为了什么而出发。review 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拎出来:

  1. 这次 feature 需要什么能力;

  2. 这份代码如何来提供这种能力,本质是什么。

尤其是第二点,一定要做到用一句话就能概括,非常简洁就能说出来。

是加了缓存?把某个计算结果存储下来?还是新增了某个 RPC 调用?还是用了某个机制?

明白了这一点再去 review 才能心中有数。

2. 主板能否扩展

在目前需求高速迭代的背景下,需求基本不会是上了就不再改。所以【主板】的设计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,review。一个纯粹面向过程的,不可扩展的逻辑,即便写的再优雅,从长期看也是毒瘤。

思考一下,现有的代码的变更空间有多大,如果有需求要对这里迭代,是否会影响一大片都要重写?

是否目前的实现非常特化,以后来个变更就要多一堆 if else ?以后的修改成本有多大?

3. 定义是否合理

新增的类型,接口,结构体等定义是否足够严谨,是否在此前的定义中是否已经出现过。是否做到了 Single Source Of Truth。如无必要,误增新概念。

是否有冗余字段?是否有不应该属于这一级关心的概念出现?是否有更好的定义方式?

是否对原有定义,引入了新的语义,新的功能概念,是否会影响别的模块?

4. 命名是否准确

合理的命名可以让 reviewer 快速 get 到代码的用意,也方便后续的维护。如果发现命名困难,很有可能设计上已经出了问题,不妨问自己:我取这个名字的目的是什么?有助于从 Problem-Solving 状态切换到 Big Picture。

那怎么样算是命名准确呢?

  1. 言行一致

不要出现命名和实际干的事情不搭边的情况,或者范围明明很小,但是命名非常宏大,抽象。看到名称就应该能够判断出来要干什么事。

  1. 注意语法

动词,形容词,单复数,一定要准确,否则很容易让人走向误区。一个可能让人误解的注释/定义,还不如不存在。

  1. 不怕长

长很多时候不是问题,不准确才是问题,如果的确发现定义过长,很大概率是你的封装没做好,业务没拆分好。我们的重点不是【长】或【短】,而是【精准】。

如果一个地方要描述清楚场景的确需要较长的描述,then be it.

显式的代码更容易理解,即使有 Bug 也容易发现,隐式的代码可能是一些很聪明的代码,可以正常 work,但可能给其他人带来阅读困难,出 bug 时也更不容易排查。

5. 异常状况是否处理

是否存在强弱依赖,怎样处理的?会不会明明是某个弱依赖,但是轻易地碰到 err != nil 就直接接口报错了?

如果参数有误,或数据有误,会造成什么后果,有没有对应的机制来处理,是否会给以后埋坑?

边缘场景是否也能支持,对应什么表现?

6. 性能是否过关

抛开用户量,请求量谈性能是空谈。一定要结合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增长,思考现有方案,对于长期来说是否够用。无论是内存,CPU 还是某个存储组件。必要的计算是一定需要的。

可以不用特别细,但至少要做到可支撑未来一定范围内业务的增长。

7. 排查修复能否做到

重要日志是否打印,打点上报是否完整。

  • 如果出现了问题,我们能否通过监控,报警感知到;

  • 即便无法感知到,遇到用户反馈我们最终了解到了,这套代码能够支持我们快速判断发生了什么;

  • 能否快速恢复功能;

  • 对于异常,出问题的 case,是否需要修数据,怎样弥补用户体验?

8. 安全隐私是否可靠

这一点需要结合具体业务来看,但一定要有意识,不该上报的是否上报,不该打印的是否打印,关键数据是否脱敏。这些一旦没做好,随后势必要花大量精力来弥补。

总结

其实开篇提到的问题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会遇到,坦率的讲在 code review 阶段暴露问题,势必会影响整体进度。所以最好的方式一定是,把设计的思路,接口定义,尽可能在【技术方案 review】的环节就暴露出来,及时调整。到 code review 阶段只是细节的 check。

把你的精力更多集中在业务,而不是代码风格上,对 8 个关键问题思考全面,才能提出来最有帮助的 review 意见。当然,实际 review 过程中远不止这 8 个需要考虑,比如单测的有效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,但需要看团队规范和要求。大家灵活把握。